《三十而已》终于迎来了大结局,这部剧牵动了全网不少观众心弦的同时,也给我们揭秘了房子的意义。你又看懂了几个呢?
中产阶级的的顾佳,在电视开局就唱了一出“换房”的戏码,为了让儿子赢在起跑线,顾佳贷款搬到了市中心江景大平层。
但这是顾佳心中的好生活吗?显然不是!
顾佳执意要买这套大房子,意图也很明显:“这个小区的小朋友,上的都是那个幼儿园的。”
这样的对话,是不是在我们购买学区房的时候屡次听见?
对于中产来说,寒窗十年真的拼不过别人三代的积累。
这时候,房子就是你的捷径,房子就是撬开资源与圈层的钥匙。
而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,选择什么样的小区,意味着你和什么样的人朝夕相处。
在一个高端小区或是文化氛围浓郁的社区里,邻里之间可能都是“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”。
对于很多离乡打拼的人来说,更多的是“王漫妮”式的焦虑。
众人眼中的标准都市女性,她独立、清醒,同时也是典型的“精致穷”。
沪漂八年,每个月一大半的工资都用来交房租。
六年的时间,从初级销售到销售主管,依旧面临着40岁以后被淘汰的“中年危机”。
就像王妈妈所说:月薪过万,去掉房租也所剩无几,看看房价也根本没有买得起的希望,工作忙到恋爱都没时间,你在大城市挣什么呢?挣年龄吗?
王漫妮的房租是7000元/月(后来随着剧情涨到了8500元/月)。
八年的时间,我们按照平均一个月5500元的价格,沪漂王漫妮八年来仅在房租上,就花了52万,甚至更多。
而这个金额,足够在一个三线城市首付了。
现实情况是,比起所谓能力阅历的提升,房子才是实实在在能给我们安全感与归属感的东西。
搬家不是真正可怕的东西,真正可怕的是心灵上的漂泊感,永远无法在这座城市扎下根来。
钟晓芹的生活不知道是多少人的向往:老公事业单位,工作不累,但是房子,是父母的房,是老公单位的集资房。
钟晓芹和老公的感情走向是本剧一大看点,三十岁,和老公成为了同居的舍友,对这样的生活,最终不愿将就的提出离婚。离婚后,瞒着家里的钟晓芹带着行李箱去电影院、酒店凑合着睡觉。
房子,有时候也是一条体面的后路,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当代女性买房人骤增的原因之一。
有时候,房子不仅仅是居所,更是底气与安全感。
三个女人一台戏,
演的是幕幕人间真实,
剧中的三个主角,
顾佳为了孩子的教育背负巨大贷款住进豪宅;
钟晓芹因为本地有房选择不那么用力拼搏;
王漫妮因为工作用一半的薪水租房。
她们的人生折射在每一间房子里,
也映衬着我们每个人的现实……
房子,是我们的避风港
对于一些人来说,房子是跨越阶级的跳板;对于一些人来说,房子是扎根一座城市的许可证;还对于一些人来说,是一个人在困境时的底气和安全感。
在这里,小编建议一些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年轻人,能够买上一套小户型。一方面可以自住,另一方面,也是一种投资。
但从现实的角度来说,房子是残酷的:工资上涨追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!
即便如此,房子该买的还是要买。希望每位立身于城市中打拼的你,都能够在这个城市中有个家!